东莞新增本土确诊28例:疫情最新动态与防控措施
疫情最新通报
根据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,2023年11月15日0-24时,东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8例,松山湖高新区报告12例,南城区报告8例,东城区报告5例,寮步镇报告3例,截至11月15日24时,东莞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已达187例。
东莞市疾控中心流调显示,新增28例确诊病例中,有19例为集中隔离发现,5例为居家隔离发现,3例为社区筛查发现,1例为主动就诊发现,年龄分布方面,最小患者为3岁,最大患者为68岁,平均年龄37.5岁,职业构成多样,包括企业员工、学生、退休人员等。
详细病例数据分析
根据东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披露的数据,11月10日至15日期间,东莞市各镇街新增确诊病例分布情况如下:
- 11月10日:新增15例(南城5例、东城4例、寮步3例、松山湖3例)
- 11月11日:新增18例(松山湖7例、南城5例、东城4例、寮步2例)
- 11月12日:新增22例(松山湖9例、南城6例、东城4例、寮步3例)
- 11月13日:新增26例(松山湖10例、南城7例、东城5例、寮步4例)
- 11月14日:新增24例(松山湖8例、南城7例、东城6例、寮步3例)
- 11月15日:新增28例(松山湖12例、南城8例、东城5例、寮步3例)
从病毒基因测序结果看,东莞市本轮疫情病毒株为奥密克戎BA.5.2变异株,与近期广东省其他地市疫情高度同源,病毒传播速度快、隐匿性强,平均潜伏期2.8天,最短仅为1天。
重点区域管控情况
针对疫情发展态势,东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已对以下区域实施分类管控:
-
高风险区(5个):
- 松山湖高新区创意生活城F区
- 南城街道鸿福社区中信新天地小区
- 东城街道东泰社区景湖春天小区
- 寮步镇横坑社区万润广场
- 松山湖高新区大学创新城D区
-
中风险区(12个):
- 松山湖高新区工业西路以南、工业南路以北区域
- 南城街道鸿福路沿线商业区
- 东城街道东泰社区全域
- 寮步镇横坑社区部分区域
- 南城街道西平社区
- 东城街道主山社区
- 松山湖高新区北部片区
- 寮步镇中心区
- 南城街道新城社区
- 东城街道桑园社区
- 松山湖高新区中部片区
- 寮步镇良平社区
截至11月15日,全市已划定封控区涉及居民约3.2万人,管控区涉及居民约12.8万人,防范区涉及居民约56万人,累计转运隔离密接人员2865人,次密接人员4923人。
核酸检测数据
东莞市已启动多轮大规模核酸检测,相关数据如下:
- 11月10日:采样人数412.6万人次,检出阳性15例
- 11月11日:采样人数428.3万人次,检出阳性18例
- 11月12日:采样人数435.8万人次,检出阳性22例
- 11月13日:采样人数447.2万人次,检出阳性26例
- 11月14日:采样人数456.9万人次,检出阳性24例
- 11月15日:采样人数468.5万人次,检出阳性28例
全市共设置核酸采样点1268个,投入采样医护人员6825人次,志愿者1.2万人次,重点区域已实行"一天一检",其他区域实行"三天两检"。
医疗救治情况
所有确诊病例均已转运至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集中救治,医院现有确诊病例187例,其中普通型病例23例,轻型病例164例,无重症和危重症病例,医疗团队由258名医护人员组成,包括呼吸科、感染科、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。
救治资源方面,东莞市已准备定点救治床位500张,后备床位800张;负压救护车45辆,普通救护车120辆;呼吸机210台,ECMO设备8套,医疗物资储备充足,可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。
流行病学调查溯源
根据东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流调报告,本轮疫情存在多条传播链:
-
松山湖高新区传播链:涉及某电子厂聚集性疫情,累计报告病例58例,占全市病例的31%,首例病例为11月3日发现的该厂员工,后续通过家庭和同事间传播扩散。
-
南城街道传播链:与某商场相关联,累计报告病例42例,占22.5%,溯源显示与周边城市输入病例有关。
-
东城街道传播链:起源于某培训机构,累计报告病例37例,占19.8%。
-
寮步镇传播链:与物流园区相关,累计报告病例28例,占15%。
其余19例为散发病例,传播链尚不明确,全市共排查出密切接触者5682人,已全部落实管控措施。
疫苗接种数据
截至11月14日,东莞市疫苗接种最新数据:
- 全市累计接种新冠疫苗3298.6万剂次
- 3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98.7%
- 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91.5%
- 加强免疫接种率85.2%
- 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76.8%
针对当前疫情,东莞市已启动重点人群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,优先面向医务人员、防疫人员、老年人等高危人群,全市设置接种点256个,日接种能力可达15万剂次。
物资保障与市场供应
东莞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,全市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:
- 粮食储备:可满足全市人口60天需求
- 食用油储备:45天消费量
- 肉类储备:日均供应生猪1.2万头
- 蔬菜供应:日均6500吨
- 瓶装水储备:1200万瓶
主要商超库存情况:
- 大米:平均库存15天销量
- 方便食品:平均库存20天销量
- 生鲜蔬菜:平均库存3天销量,每日补货2次
物价方面,11月15日监测的30种主要生活必需品价格与疫情前相比,平均涨幅1.2%,处于合理区间。
交通管控措施
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最新出行提示:
- 离莞政策: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
- 市内公共交通:
- 地铁:缩短发车间隔至5-8分钟,客流量下降42%
- 公交:调整高风险区周边15条线路,取消停靠28个站点
- 出租车:要求司机每日核酸检测,乘客扫码登记
- 高速公路:
- 全市21个出口设置防疫检查点
- 日均检查车辆12.8万辆次,劝返不符合条件车辆1560辆次
- 货运物流:
- 设立5个应急物资运输中转站
- 发放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2865张
企业防控与生产保障
东莞市工信局统计显示:
-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率92.5%
- 员工到岗率89.3%
- 实行封闭管理企业1368家
- 受影响停工企业85家,涉及员工3.2万人
重点企业保障方面:
- 为58家产业链龙头企业协调解决物流问题235个
- 为12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供24小时生产保障
- 为45家外贸企业协调出口通关事宜
市民防护提示
东莞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:
- 做好个人防护,坚持"防疫三件套":佩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注意个人卫生
- 近期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区域,减少聚集性活动
- 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,如出现发热、干咳等症状,及时就医
- 积极配合核酸检测,确保"应检尽检"
- 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和防控要求,不信谣、不传谣
东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,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防控措施,请广大市民理解配合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