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义工程建设网

抗击新冠疫情英雄精神,抗击新冠疫情英雄精神作文

数据见证的勇气与担当

2020年初,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,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无数医护人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和普通民众挺身而出,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,他们的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感人的事迹中,更被一系列详实的数据所记录和证明,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数据展示,向这些抗疫英雄致敬。

抗击新冠疫情英雄精神,抗击新冠疫情英雄精神作文-图1

医护人员:白衣执甲,逆行出征

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,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请战,奔赴抗疫一线,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,截至2020年3月1日,全国共有42,00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,其中28,600余名为护士,占总数近70%,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。

以武汉市为例,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封城期间,全市60,000余名医护人员全员在岗,平均每天工作16小时,据不完全统计,疫情期间全国有超过2,000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,其中数十人不幸殉职,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,是一个个鲜活生命的付出与牺牲。

具体到某家医院的数据:武汉金银潭医院作为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,在2020年1月至3月期间共收治患者2,224例,其中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占比高达6%,全院600余名医护人员连续作战80余天,创造了单日最高收治189例患者的记录,医院院长张定宇虽然身患渐冻症,仍带领全院职工坚守岗位,成为抗疫精神的象征。

社区工作者:筑牢基层防线

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,据统计,全国有超过400万名社区工作者投入到疫情防控中,平均每个社区工作者服务350-500户居民,每日步行巡查15-20公里

以北京市朝阳区某街道为例,2020年春节期间,该街道186名社区工作者全员停休,对辖区12,485户约3.5万人开展地毯式排查,数据显示,他们累计拨打电话超过8万次,上门走访3万余户,发放宣传材料5万份,为隔离居民代购生活物资2万次

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,社区工作者更是承受了巨大压力,据武汉市社区防控组统计,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期间,全市3万余名社区网格员累计排查1,050万户次,转运疑似和确诊患者2万人次,为居民代购药品86万次,配送生活物资超过1,200万份,这些数字生动诠释了"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"的担当精神。

志愿者:平凡中的伟大

疫情期间,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组织迅速行动起来,共青团中央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3月5日,全国各级团组织共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170万人,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亿小时

在湖北省,志愿者队伍尤为庞大,据湖北省志愿者协会统计,疫情期间全省注册志愿者人数激增至280万人,累计提供服务5,600万小时,武汉市"志愿服务关爱行动"招募志愿者3万人,为医护人员家庭、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超过50万次

具体到志愿服务内容:仅医疗物资转运一项,全国志愿者就协助运输防疫物资超过10万吨,其中湖北省接收捐赠物资8万吨,在武汉火神山、雷神山医院建设期间,来自全国各地的4,000余名建设志愿者日夜奋战,创造了10天建成一座传染病医院的"中国速度"。

普通民众:全民抗疫的基石

疫情防控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与支持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0年春节期间,全国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发送旅客量同比下降约70%,数亿人响应号召"宅"在家中。

以口罩使用情况为例:工信部统计显示,2020年1月20日至4月30日,全国口罩日产量从800万只迅速提升至2亿只,累计生产口罩超过200亿只,按14亿人口计算,平均每人使用口罩超过14只

在健康码使用方面:截至2020年底,全国健康码累计申领人数超过9亿,累计亮码次数超过400亿次,最高单日亮码次数超过6亿次,这些数据充分展现了人民群众对疫情防控措施的高度配合。

国际援助: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

中国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,也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,外交部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5月31日,中国政府已向150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提供紧急援助,出口口罩706亿只,防护服4亿套,检测试剂盒25亿人份

具体援助数据包括:向意大利派遣三批医疗专家组共计36人,携带医疗物资约40吨;向伊朗捐赠核酸检测试剂盒5万人份;向塞尔维亚派遣医疗队6人,并协助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,日均检测能力达3,000份,这些数字体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。

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,也是一次民族精神的淬炼,从医护人员到社区工作者,从志愿者到普通民众,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,这些详实的数据不仅记录了抗疫斗争的艰辛历程,更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刻展现出的勇气、智慧和担当,这种伟大的抗疫精神,必将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