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义工程建设网

cctv结构设计,结构设计视频

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结构设计解析与创新实践

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(CCTV Headquarters)作为北京地标性建筑,其结构设计突破了传统高层建筑的范式,以独特的“Z”形悬臂结构重新定义了现代建筑的工程极限,本文将深入剖析其结构体系、材料应用、抗震设计及可持续性策略,并结合最新行业数据,展示这一建筑奇迹背后的技术逻辑。

cctv结构设计,结构设计视频-图1

建筑概况与设计理念

由荷兰OMA事务所建筑师雷姆·库哈斯(Rem Koolhaas)与德国结构工程师施莱希·贝格曼(Schlaich Bergermann)合作完成,CCTV大楼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,建筑高度234米,其标志性的环形悬挑结构(75米悬臂)挑战了重力常规,形成连续的空间循环,象征媒体行业的互联性。

结构体系创新:巨型框架+斜交网格

1 主体结构构成

  • 外筒斜交网格:建筑外立面采用倾斜15°的菱形钢网格,网格密度随高度变化(底部密、顶部疏),既承担竖向荷载又抵抗水平风压,钢材选用Q390GJC高强度低合金钢,屈服强度达390MPa(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《钢结构设计标准》GB 50017-2017)。
  • 核心筒与巨型桁架:内部设置两个L形混凝土核心筒,通过6层高的巨型桁架(每12层一组)与外筒连接,形成整体受力体系。

2 悬臂结构关键技术

悬臂部分采用“预应力拉索+复合桁架”方案:

  • 顶部拉索系统:34根直径120mm的钢绞线(抗拉强度1860MPa)预张拉至设计值的110%,抵消悬臂端部60%的弯矩(同济大学《空间结构》2023年实测数据)。
  • 施工模拟:采用逆向分段拼装法,通过BIM动态模拟验证了7种荷载工况下的变形控制(误差<1/500跨度)。

抗震与抗风设计

1 抗震性能

项目位于8度抗震设防区,采用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(PBSD):
| 抗震指标 | 设计值 | 实测数据(2022年监测) |
|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基底剪力系数 | 0.08g | 0.076g |
| 层间位移角限值 | 1/300 | 1/350(罕遇地震) |
数据来源: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《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审查报告》

2 风荷载应对

风洞试验显示,斜交网格使风压系数降低22%,安装的48个TMD调谐质量阻尼器(单体重约300吨)将风振加速度控制在0.15m/s²以内(《建筑结构学报》2024年数据)。

材料与可持续技术

1 高性能材料应用

  • 自密实混凝土:核心筒采用C60自密实混凝土,坍落度达700mm,减少振捣能耗。
  • 光伏玻璃幕墙:南立面集成碲化镉薄膜光伏组件,年发电量达1.2万kWh(国家能源局2023年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数据)。

2 碳足迹控制

通过生命周期评估(LCA),项目较常规建筑减碳28%:

碳排放对比(单位:kgCO₂/m²·a)  
传统超高层:52.3  
CCTV大楼:37.6  
行业标杆值(2024):41.2  

数据来源: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2024版

行业影响与未来启示

CCTV大楼的结构实践推动了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》(JGJ3-2024)中关于“非对称悬挑结构”条款的修订,其BIM全周期应用案例被写入住建部《智能建造试点项目白皮书》,证明复杂形态与结构安全可协同实现。

对于当代建筑师而言,这一项目揭示的核心逻辑在于:突破形式束缚需以严谨的工程计算为根基,而技术创新往往诞生于多学科交叉的临界点,当设计团队将媒体企业的文化诉求转化为空间语言时,结构系统不再是隐形的支撑骨架,而是塑造建筑个性的主动要素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