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疫情后中央企业的挑战与机遇
新冠疫情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,不仅对民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,也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,中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,在疫情期间承担了重要责任,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,本文将基于公开数据,分析新冠疫情对中央企业的影响,并探讨后疫情时代中央企业的发展路径。
中央企业在疫情期间的表现
1 医疗物资保障
疫情期间,中央企业迅速响应国家号召,全力保障医疗物资供应,以中国医药集团为例,2020年1月至3月期间,该集团累计向湖北等重点地区调拨医用防护服105.8万套、医用隔离眼罩/面罩77.1万个、医用手套377.3万双、医用鞋套20.8万双、呼吸机2289台、心电监护仪2569台、负压救护车367辆,这些物资的及时供应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2 基础设施建设
中央建筑企业承担了多地应急医疗设施建设任务,以中建集团为例,该企业仅用10天时间完成了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,总建筑面积3.39万平方米,床位1000张;随后又用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,总建筑面积7.99万平方米,床位1600张,两所医院的建设创造了"中国速度",为武汉疫情防控提供了关键支撑。
3 民生保障
中央企业在疫情期间确保了基础民生服务不间断,国家电网数据显示,2020年1-3月,公司为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减免电费约25亿元,为一般工商业企业减免电费约276亿元,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等能源企业疫情期间保持油品稳定供应,2020年一季度累计向湖北地区供应成品油约80万吨。
疫情对中央企业经济指标的影响
1 营业收入变化
根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,2020年一季度,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,同比下降11.8%,分行业看:
- 石油石化企业收入下降8.4%
- 电网企业收入下降6.5%
- 航空运输企业收入下降46.5%
- 汽车企业收入下降30.4%
- 建筑施工企业收入下降15.6%
2 利润情况
2020年一季度,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304亿元,同比下降58.8%。
- 石油石化企业净利润下降115.3%
- 航空运输企业亏损336.2亿元
- 汽车企业亏损34.6亿元
- 仅有电力、通信等少数行业实现利润增长
3 重点地区数据
以湖北省为例,2020年1-3月中央在鄂企业主要经济指标:
- 营业收入总计1523.6亿元,同比下降23.7%
- 利润总额-87.3亿元,同比下降215.6%
-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8.5亿元,同比下降18.2%
后疫情时代中央企业的恢复与发展
1 经济指标回升
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和复工复产推进,中央企业经济指标逐步回升,2020年全年,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.3万亿元,同比下降2.2%;实现净利润1.4万亿元,同比增长2.1%,分季度看:
- 一季度:营业收入下降11.8%,净利润下降58.8%
- 二季度:营业收入下降1.9%,净利润下降25.2%
- 三季度:营业收入增长1.5%,净利润增长34.5%
- 四季度:营业收入增长5.9%,净利润增长57.4%
2 重点行业表现
2.1 能源行业
2020年全年:
- 中国石油实现营业收入1.93万亿元,同比下降23.2%;净利润190亿元,同比下降58.4%
- 中国石化实现营业收入2.11万亿元,同比下降28.8%;净利润331亿元,同比下降42.9%
- 国家电网实现营业收入2.66万亿元,同比下降1.3%;净利润591亿元,同比下降8.6%
2.2 建筑行业
2020年全年:
- 中国建筑新签合同额3.2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5%
- 营业收入1.62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7%
- 净利润449亿元,同比增长7.3%
2.3 通信行业
2020年全年:
- 中国移动营运收入7681亿元,同比增长3.0%
- 净利润1078亿元,同比增长1.1%
- 5G套餐客户达到1.65亿户
中央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战略调整
1 数字化转型加速
疫情催生了线上经济快速发展,中央企业纷纷加快数字化转型,以国家电网为例,2020年线上办电率超过95%,"网上国网"APP注册用户突破1.8亿,中国联通2020年产业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30.4%,达到427亿元。
2 产业链供应链优化
中央企业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,中国中车2020年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至85%以上,中国宝武钢铁集团通过智慧制造,疫情期间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%以上。
3 科技创新投入增加
2020年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1.3%,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.55%,航天科技集团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,中国电科成功研制出14纳米工艺制程的芯片。
中央企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新作为
1 疫苗研发与生产
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于2020年12月获批上市,截至2021年6月,国内接种量突破10亿剂次,海外供应超过5亿剂,科兴中维疫苗年产能超过20亿剂。
2 国际抗疫合作
中国建筑在15个国家承建26个疫情防控设施项目,中国医药累计向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,中国远洋海运保障国际物流畅通,2020年完成集装箱运量2634万标准箱。
3 应急能力建设
中央企业加强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,中国电信建成覆盖全国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,中国安能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,中粮集团建立粮食应急保障机制。
展望与建议
新冠疫情是对中央企业的一次大考,也是转型升级的契机,后疫情时代,中央企业应:
- 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,提升风险应对能力
-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突破关键核心技术
- 深化数字化转型,培育新发展动能
- 优化全球资源配置,提升国际竞争力
- 履行社会责任,服务国家战略
中央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担当精神和强大实力,为其在后疫情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,随着各项改革措施深入推进,中央企业必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