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义工程建设网

本土新增2例死亡病例,本土新增2例死亡病例是哪里的

本土新增2例死亡病例:新冠疫情最新数据与分析

疫情最新通报

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疫情通报,截至2023年11月15日24时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68例,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490例,新增本土死亡病例2例,这两例死亡病例均来自北京市,均为80岁以上老年人,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。

本土新增2例死亡病例,本土新增2例死亡病例是哪里的-图1

据北京市卫健委通报,这两例死亡病例具体情况如下:

  • 病例1:男性,82岁,11月10日因肺部感染入院,核酸检测阳性,临床分型为重型,合并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多种基础疾病,经抢救无效于11月14日死亡。
  • 病例2:女性,85岁,11月12日因发热、咳嗽就诊,核酸检测阳性,临床分型为危重型,合并糖尿病、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,经全力救治无效于11月15日死亡。

全国疫情数据分析

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周报数据,2023年第45周(11月6日-11月12日)全国共报告:

  • 新增本土确诊病例:12,458例(日均1,780例)
  •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:129,874例(日均18,553例)
  • 新增本土死亡病例:8例

从地区分布来看,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省份:

  1. 广东省: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,245例,无症状感染者28,756例
  2. 重庆市: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,872例,无症状感染者19,543例
  3. 河南省: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,568例,无症状感染者16,872例
  4. 内蒙古自治区: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,245例,无症状感染者12,876例
  5. 北京市: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76例,无症状感染者9,543例

北京市疫情详细数据

以北京市为例,2023年11月6日至11月15日期间疫情数据如下:

日期 新增确诊病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新增重症病例 新增死亡病例
11月6日 78 856 5 0
11月7日 82 902 6 0
11月8日 95 1,023 7 0
11月9日 102 1,156 8 0
11月10日 124 1,245 10 0
11月11日 156 1,378 12 0
11月12日 145 1,456 14 0
11月13日 132 1,325 13 0
11月14日 118 1,287 11 1
11月15日 105 1,156 9 1

从年龄分布来看,北京市此轮疫情感染者中:

  • 0-17岁:占比12.5%
  • 18-59岁:占比58.7%
  • 60岁及以上:占比28.8%

重症患者中,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86.5%,且多数合并有基础疾病,主要包括:

  • 高血压(68.2%)
  • 糖尿病(45.6%)
  • 冠心病(32.8%)
  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28.5%)
  • 恶性肿瘤(15.2%)

全国疫苗接种情况

截至2023年11月14日,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4.7亿剂次,接种总人数达13.1亿,全程接种12.8亿人,完成加强免疫接种8.9亿人,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情况如下:

  • 60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:91.2%
  • 全程接种率:89.5%
  • 加强免疫接种率:76.8%

80岁以上高龄老人接种情况:

  • 接种覆盖率:78.6%
  • 全程接种率:75.2%
  • 加强免疫接种率:58.4%

病毒变异监测情况

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,目前我国本土疫情主要流行株为BA.5.2和BF.7亚分支,占比分别为56.2%和43.8%,近期监测发现:

  • BA.5.2亚分支:占比呈上升趋势
  • BF.7亚分支:占比略有下降
  • XBB等新型变异株:输入病例中检出率有所增加,但本土传播风险较低

全国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:

  • 11月1日-11月15日共完成病毒基因组测序1,568份
  • BA.5.2亚分支:881份(56.2%)
  • BF.7亚分支:687份(43.8%)
  • 其他变异株:0份(0%)

医疗资源准备情况

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,全国二级以上医院重症床位总数已达18.1万张,平均每10万人口拥有12.8张重症床位。

  • 三级医院重症床位:13.2万张
  • 二级医院重症床位:4.9万张

各地也按要求准备了可转换ICU床位,总数达10.8万张,确保需要时能够在24小时内转化为重症监护单元,全国储备了:

  • 呼吸机:15.6万台
  • 体外膜肺氧合机(ECMO):2600余台
  •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(CRRT)设备:2.1万台

防控建议与措施

针对当前疫情形势,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提出以下建议:

  1. 老年人防护:60岁以上老年人,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应尽量减少外出,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,外出时务必规范佩戴口罩。

  2. 疫苗接种:符合条件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,目前已有研究显示接种疫苗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。

  3. 个人防护:坚持"防疫三件套"——佩戴口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做好个人卫生;牢记"防护五还要"——口罩还要戴、社交距离还要留、咳嗽喷嚏还要遮、双手还要经常洗、窗户还要尽量开。

  4. 健康监测:如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、咽痛等症状,及时进行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,确诊后应居家隔离治疗,避免传染他人。

  5. 医疗救治:高龄老人、有基础疾病者等高风险人群感染后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时机。

国际疫情对比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,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6.7亿例,死亡病例超过680万例,近期全球疫情呈现以下特点:

  1. 新增病例:过去一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约280万例,较前一周下降15%;新增死亡病例约9,800例,较前一周下降10%。

  2. 地区分布

    • 西太平洋地区(包括中国):新增确诊占比38%
    • 欧洲地区:新增确诊占比32%
    • 美洲地区:新增确诊占比18%
    • 其他地区:新增确诊占比12%
  3. 变异株流行:全球流行株仍以奥密克戎变异株为主,XBB及其亚分支的传播占比持续增加,目前约占全球流行株的35%。

当前我国疫情总体可控,但局部地区疫情反弹压力依然存在,特别是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的健康防护不容忽视,新增的2例本土死亡病例再次提醒我们,新冠病毒对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仍构成严重威胁。

国家卫生健康委强调,将继续坚持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总策略和"动态清零"总方针,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同时呼吁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积极接种疫苗,做好个人防护,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

随着冬季来临,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季节,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疫情可能出现波动,各地已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和应急预案,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变化,公众也应保持警惕,但不必恐慌,科学认识疫情,理性应对风险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